秦淮河畔,乌衣巷对面通往桓府的青石道上人影幢幢,宝马雕车香满路,凤箫声动,夜幕被火树银花映照的光亮出奇,百姓们聚集在道路两旁望眼欲穿。

        城内大多都是些朝廷官署,多的是玄袍黄衣,回头延秦淮河东畔而去,赫然驶来的一队婚庆仪仗,敲锣打鼓之声传来,一骑着高头大马,墨发长舒,剑眉星目的男子披挂一身百衫喜服缓缓而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两旁的鼓着腮帮子卖力吹打起来的乐工们,后面紧跟着的一辆白马双辕长檐雕车,白马与车身都装饰红绸彩缎,喜庆的很,左右还有十几个豆蔻侍女环绕,一行人大小不差百人,令人耳目一新,心中躁弄,顿生好奇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兄弟,这新人都是哪位啊?瞧这仗势,好大的气派!”一头戴葛布角巾,一身青衣的男子挤进人群,朝一旁小哥问。

        那小哥年纪轻轻,面容倒也和善,偏过头来不紧不慢反问:“这位兄弟你不是本地人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小哥好眼力。在下自郯城而来,早听闻建康城繁华,特来见识见识。”对方小哥随年纪不大,但青衣男子的态度却不失谦恭。

        青衣男子礼仪周到,态度诚恳,小哥打量几眼,见他文质彬彬,不似普通人,又言语得当,不敢轻视,或许此时也心生敬意,他热心的仔细解释道:“原来如此,这位兄弟有所不知了,这新郎是征北将军、武宣侯徐骁徐羡之,新妇是右军将军、江州刺史、南康郡公桓伊的爱女,这可是陛下亲自下诏赐婚,能不气派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原来如此,是在下见识浅薄了!”青衣男子微微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兄台初来乍到,人生地不熟,不通世故也是情理之中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那小哥的话音还盘旋在我耳畔,可青衣男子早已听不见,一心跟着那宝马雕车去了,仿佛置身事外。

        人群中,这样的议论不绝于耳,也是在人们交头接耳的时候,宝马雕车早已远去。

        桓府之外,宾客亲朋聚集在一起,把一对新人迎进了府里。我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