戚将军一生用兵之法,编写成“纪效新书”、“练兵实纪”二书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圆觉依旧还是从孙子兵法教起,只因戚将军当初,教他时也是如此。他依然能够清晰记得,当时戚将军说“千年用兵之法,皆出於此书,亦无出於此书。”当时将军的意气风发,让他又不禁唏嘘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官似乎也真长大了,不但听讲时不吵不闹、专心凝听,且圆觉交待熟读背诵的功课,也都能够流畅完成。

        数月之後,一官开口即能说“道、天、地、将、法”,闭口也是“智、信、仁、勇、严”。说得是煞有介事、头头是道,这让圆觉倍感欣慰,教起来也更为用心,想再过不了多久,一官该也能与他一起论战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又让圆觉想起,自己年轻之时,每夜在戚将军帐中,与胡子安、王如龙、李超,这几位年轻一辈的参将,当时大夥一起学习兵法,一起讨论研究,一起争执激辩,大夥都坚持且固执,互不相让,甚至大打出手,现在想起来,却不禁莞尔,怀念那时的一心一意、单纯而美好。

        回忆起戚家军里的这些人,当时虽龃龉不断,但感情却未丝毫减损,反而更见亲密,因为每个人都知道,在营帐里的一次次论战,都是为了让队列阵型,更加趋近完美。

        任何细小的疏漏,都可能造成战场上惨重的伤亡,所以只要是破绽,与其在两军交战时被敌人所突破,不如在严苛的检视里,及早被发现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就是这样,一损俱损的共识,不分彼此的亲AiJiNg诚,让所有人同舟一命紧密结合在一起,这才是造就戚家军,不败传说的真正原因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…,那年夜闯天牢後,大夥各自归隐、天各一方,再没有其他人的消息,也不知道如今,还能有几人健在?

        不知道其他兄弟,可否也为这心血结晶,找到後继传人?圆觉在莞尔中,又不禁Sh了眼眶。

        就这样一字一句、一章一节,从孙子兵法到纪效新书,再到练兵实纪;从武器、阵法、律令、行营、束伍,到C令、阵令、谕兵、长兵、短兵、S法、诸器;再到旌旗、守哨、紮营、舟师、步师、车师,出於圆觉之口,入一官之耳,更希望能直达其心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