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设经筵放在正统朝,意义已经不是教导皇帝读书那么简单了,更像是成为了一种大型典礼。

        勋戚、内阁、六部等朝中重臣纷纷到场,再加上特许旁听经筵的官员,以及各种执事官,浩浩荡荡可能不下百人。

        读个书需要百来人看着吗?

        答案很明显是不需要,这些官员的存在只是为了在皇帝面前刷脸。以及向外界证明,自己如今正值当红,屹立在大明的核心决策层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还有少部分人,可以获得那个尊贵的“帝师”称谓。

        明英宗朱祁镇距离上次开设经筵,已经过去了三月有余。如今再次召开经筵,自然更得隆重对待,只有让皇帝读的满意,以后才会继续“上学”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乎这场经筵规模更大宏大,参与的官员人数更多,不下于一场小型官方盛典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这些官员所不知道的是,越是这般庄重正式,就愈发能激起朱祁镇对于经筵日讲的反感厌恶。今日要不是皇太后孙氏亲自劝学,他绝对不会开设经筵来恶心自己!

        文华殿内百官已经就位,根据职位跟官衔的高低不同,分站了不同的群体。

        英国公张辅担任知经筵事,职责为总领经筵一切事务,土木堡之变前都由勋戚担任,后来这个职位就由内阁首辅担任。

        知经筵事属于荣誉衔,就跟后世某某荣誉会长的意思差不多。真正管事的是同知经筵事,这个职位基本上由内阁大臣跟六部尚书担任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